Menu
Read ERN
生命不息折腾不止
Follow me
  • Twitter
  • 新浪微博
  • 博客
  • 照片
  • 归档
  • 关于
Close Menu
2020年11月16日

macOS 11 Big Sur 升级体验

ern Apple macOS 16,434次浏览 0

macOS 11 Big Sur 升级体验

不升级不舒服斯基就是本人了。虽然只有一台主用的MacBook Pro,从工作环境稳定的角度出发,我从不更新beta或RC的版本,但有新release出,还是会第一时间尝鲜。Big Sur正式发布的当天上午我就升级成功了。当时,Apple的服务器不是非常稳定,但反复刷新,连接成功一次后就能正常下载12+GB的安装包了。
安装方面其实没太多要说的。前几个版本有时候会因为homebrew在/usr/bin里安装了程序导致更新很慢,但随着Apple收紧权限,现在第三方都只用/usr/local/bin,这个问题也彻底解决了。所以我唯一做的准备是尽量关掉了开启的程序,这样更新后重启时系统不会加载过慢。这次就更加推荐了,因为Apple的ocsp服务器宕机了,程序启动会挂死一阵子。Big Sur的更新也没怎么重新定义最后1分钟,进度条总体还是顺畅的,过程中屏幕会突然亮一两次,不必惊慌。
安装后的启动比较闹心,可能也是因为ocsp服务器故障的问题,很多应该默认启动的app没能起来,系统一卡一卡的,基本上是不大能用的状态,我索性晾了十来分钟,系统能开始听话了。于是一个一个点击打开应该常驻后台的应用,倒没有直接报错的。比较惊喜的是,SetApp居然也在后台默默的更新,Bartender 4自己就更新上了,Adguard也自己直接切换成了Network Extension方式,稍微配置一下就可以和梯子顺利衔接上了。然后开始在App Store里下载更新。感谢Apple的云服务和电信的光纤,这次各个应用各种服帖,一次点击就成功下载。总的来说,大公司跟进都很快,微软的Office、Adobe的LR和PS、Omni系列等等都是同步发了更新。
从几天的使用来看,Big Sur没有带来太大的性能压力,过了开始一天的索引更新和Time Machine大备份之后,CPU和风扇基本恢复平静。Safari确实能感觉网页加载速度快了一些,其他应用程序的提升不明显,个别有一些似乎加载快了(比如Office系列)。说遇到的几个小问题和心得:
阅读全文

2020年10月26日

iPhone 12 Pro体验

ern Apple 4,426次浏览 2

iPhone 12 Pro 三天体验

一直在用iPhone,但一般不怎么赶时尚的,这次5G吸引了我,所以第一时间到官网预定。Apple重新定义了“晚8点”,我感觉大概迟了有5分钟吧。犹豫是不是加个MagSafe的时间(剧透:没加),就错过了23日当天的机会,幸好顺丰在24-28日这个时间段的第一天把手机送到我手上了。

用了几天了,整体感觉还不错,先说说手机:

  • 手感:
    上手的时候比 iPhone X 重,确实也从174g提升到187g,可能过几天就体会不到这一点微小的变化了。由于Pro的宽度还比较合适,所以方边框并不会觉得硌手,但是和X圆润的侧边比还是感觉不同的。我个人觉得握持感更强一点,不用担心手滑。原本想这一代考虑Max,体会下大全面屏,也是担心太宽、握持不舒服,还是放弃了。Pro的背板是磨砂的,非常舒服,也不会收集指纹;侧边不锈钢,虽然指纹明显,但是经常在摸,倒也不会觉得“花”。个人倒是觉得,屏幕没有前几代那么滑,以前是钢化膜赶不上原生的润滑,现在感觉相反。至于坚韧程度,那只能时间检验了。
  • 速度:
    我是从iPhone X升上来的,所以体验很好,明显各种app的反应变快了(估计也部分得益于5G)。Omnifocus打开时候都会自动清理一下待办事项,现在看不到“一闪而过”了,照片、微博国际版也是无感知加载。不过我不玩游戏,所以其实这些都是浮云。
  • 内存:
    也是到这一代,Pro的内存才开始差异化吧,现在唯一能看到重新加载的是企业微信了,以往被杀最狠的是微信,除非经过一夜,很少看到那个熟悉的地球照片了。现在反而出现个奇怪的现象,一些app的主页直接加载进来了,才突然弹出来一个开机广告,可能和机制有关,但是也说明速度和内存对效率提升还是帮助明显。
  • 影像:
    没仔细测试,但是LiDAR加持下,对焦快是第一感受。夜景有明显好转。手机拍照对我来说,更多的优势还是随身和低调。夜景照片放大看,对比全幅相机那依然天上地下。我个人倒是更希望能将Office之类提供的拍文档、白板的调整滤镜功能内置到原生相机里,使用上就更方便了,很多安卓机已经这么做了。

再来看看网络。

  • 5G:
    两个关键词:快 & 热。快是真的快,我自己在家测速是600M+,所在的小城市城区范围5G信号覆盖还不错,周末走了几个商业体都有5G了,主要的盲点还是在一些沿街铺子的里面,毕竟室内分布投入太大。我自己用得不多的场景来说,5G的速度感知主要体现在刷抖音,几乎不会看到载入卡顿的情况;微信打开文章的速度也提升明显,有种打开本地文档的感觉了;Safari打开网页什么的明显加载快了,只是对比没那么强烈。但是,5G热那也是真的热,用没用上5G网络,用手是能感知到的……主要是热在背板上半部分,所以推荐的刷抖音姿势是靠下点握手机。所以续航会有一点影响,但一天一充足够使用,我倒是担心未来的电池寿命问题,经常高温的电池死得快啊。

  • WiFi 6:
    这个很香,5G的速度、正常的温度。当然也需要路由器支持。家里是Linksys的MX5300,iPhone 12是2×2 MIMO,所以一样达到抖音丝般顺滑的效果,此时手机几乎正常温度。

回来再说一下热的问题。前几天的热和续航影响,其实不仅仅是5G的问题。iPhone迁移以后,确实自己还会做很多幕后工作,插上电源以后还会重新学习识别一遍你的照片。我个人觉得,iPhone把这块工作全部放到本机,的确照顾了隐私需要,但是随着手机空间越来越大,这越来越大的空间其实大家都拿来装了照片、视频、文件等等,今后这种换机后的计算负担会越来越重。我昨天(用机第二天了)用Xcode连手机,都还看到migration什么的进程跳出来。这类学习结果应该也要考虑直接迁移,无非和健康数据一样要求加密就行了嘛。所以,这种重建索引啊、机器学习之类的活,也影响了开始几天的手机温度和续航能力,我装的Vidgets来看,前两天的手机经常自己跑到50%以上的CPU占用率。

最后说说手机迁移的问题。第一次发现WiFi迁移也很香。以往都是用有线方式多,版本跨度大的话,我还会选iMazing,这次想试一试无线形式,类似手表关联一样的扫一下屏幕就能启动WiFi传数据,还是非常直观的。在WiFi 6路由器的加持下(虽然iPhone X不支持),整个过程稳定顺畅,只是估算时间依然不是很准,最高时候提示14分钟完成,实际从64G(占用空间大概56G+)迁移过来用了半个小时。过程中只需要开始时输入iCloud、App Store的密码,之后就无需干预了。我用了两个区的App Store账号,能自动识别出来并分别提示你验证,这点挺好,不需要手工切换。

P.S:需要提醒一下Surge的老用户,授权模式比较复杂,一开始我把自己绕晕了,总是恢复in-app购买成功但并不能使用。其实Surge 4以后,Pro版是一个权限,in-app的feature订阅又是一个授权,所以要先通过邮箱license方式恢复你的Pro用户身份,然后再恢复feature订阅,最后参与testflight的再下tf的版本。

总的来说,相隔两代的升级是能体会到满满诚意的,5G建设速度的超前也让5G手机确实很香。但是5G的能耗问题(基站的耗电、手机的发热)也是现实的,希望Apple 表态说和运营商合作优化能尽快推进吧。

2019年10月14日

快捷扩展Safari URL(Omnikey替代版)

ern Apple macOS, safari 94,757次浏览 0

可能不是很多人知道Omnikey for Safari,但用上以后很难离开。Omnikey的作用是按照你的设定扩展URL,最常见的用途是输入关键字,自动帮你搜索对应的网站。比如我设置在Safari地址栏输入tb 商品名,可以自动帮你转成到淘宝搜索。

可惜的是,因为这是一个独立的第三方免费开源插件,所以Safari 13(特别是macOS 10.15 Catalina)以后,这个插件没法安装使用了。估计短时间内原作者不会在Mac App Store上架。最近搜索进展的时候,找到了替代脚本,实现效果也还不错:

2019-10-14 16-09-09.2019-10-14 16_19_11

这是把插件自动运行的方式变成了要通过快捷键激活脚本的形式,多了个输入快捷键的步骤。先分享一下脚本。

阅读全文

2019年10月8日

升级Catalina吗?

ern Apple macOS 3,156次浏览 0

升级mac OS 10.15 Catalina吗?

其实对于支持的机型,我都是推荐新系统的,毕竟问题是极少数,除非有特别专业的应用,否则每年用个新系统,多有新鲜感,是吧?不过从Apple每年更新开始,软件质量确实有点折扣,更重要的是,最近几年以来,Apple在系统变革方面下了不少力气,所以会造成一些麻烦。在这一点上,我非常认同Ars Technica编辑的观点:

You'd never know from the length of these reviews, but no individual macOS release since the yearly update cadence began really feels like a massive leap up from its predecessor. Instead, they're more impressive when considered two or three years at a time. By itself, Catalina feels mostly like a Second Edition release for Mojave, which fine-tunes a few features and opens the doors to third-party iPad apps as promised. But I see Catalina more as the end of a three-year effort to modernize the Mac.

It started at the filesystem level with APFS in High Sierra, a foundational change without which many of Mojave and Catalina's features wouldn't work. Catalyst and SwiftUI both represent the next phase of Mac app development, where making apps that run on all of Apple's platforms can rely on the same basic codebase. Both Mojave and Catalina have removed (or set the stage for the removal of) a ton of legacy features, most significantly 32-bit app support but also older graphics APIs and device drivers. And the security changes demonstrate that, even as the Mac becomes more controlled and locked down, Apple is doing a non-trivial amount of work to make sure that people who really want to run any code from anywhere on their computers still have a way to bypass those security mechanisms.

简单说,就是最近的三个版本似乎是一个整体的更新计划,从High Sierra切换APFS开始打下基础,到接着到两个版本开始清理很多古老特性或支持。
所以从这个意义说,Catalina是延续思路,主要是从上一个版本的警告到这次真正干掉了32位App支持,Safari干掉了“野路子”的扩展。

第三方应用

就先说说这两个对应用的影响吧。前者,32位App在你启动安装Catalina的时候就会提示一批软件在更新后将无法使用。不过请注意,这时Apple的提示是不完整的,可以在安装前通过左上角关于本机——系统报告——应用程序里筛选32位软件。
其实常规的软件现在都更新支持了,只需要你升级到最新版就可以了。我个人目前发现受影响的可能是下面这几个软件:

  • Spyder5:官方原来承诺在Catalina发布前更新支持,然而至今尚未推出。
  • Paragon NTFS for Mac:目前的版本会提示无法打开偏好设置面板,官方提示目前是部分支持,应该也会很快更新的了。
  • Transmission Remote GUI:这是个开源客户端,已经有有人给了自己编译的版本,官方应该也会更新吧。
  • iGetter:估计这个就开始冷门了,是个老牌的下载软件,官方目前也是不支持滴。我是借这个机会把它删了……因为真很少需要多线程下载或断点续传了。
  • DjView:也是个老古董了,读djvu文档的客户端,其实我也很少用,所以也懒得找替代品了。
  • OED v4:著名的牛津英语词典,自从OED几经周折最终改成通过订阅制方式电子化以后,就放弃了客户端,所以我觉得大家也不用等了。
  • CBReader:读佛经的工具……收藏癖好推动下下载的……由于是志愿者开发,所以当然也没那么快升级的了。
  • Lego EV3的驱动和程序:官方说法是会推出一个新的Lego EV3 Classroom程序来支持,等11月吧。
  • Bluetooth Firmware Updater:Apple自己的一个固件更新程序,应该是第一代蓝牙鼠标的时候用的一个app吧,应该是古董了,如果不是这次我发现打着logo,我都不记得有它的存在了。
  • Hazel:其实能工作,但作者群发邮件说发现若干bug,需要等下个版本修复。

一般来说,越专业、越小众的软件,遇到问题的概率越大,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了。

Safari插件

对于Safari的插件,其实最后一版的macOS 10.14.6就已经更新了v13,干掉了很多插件。我个人觉得比较可惜的是uBlock Origin和Omnikey,这俩还没有什么更新的可能,因为是免费开源软件,维护者应该不会专门去注册Apple开发者账户。印象笔记的剪藏插件也还没出来,这个只能通过Chrome或使用Bear的插件来替代了。1Password幸好还能用,AdGuard代替uBlock Origin也还不错。

升级过程

谈完第三方软件的影响,还是来看看升级本身吧。首先是老生常谈的安装开始就报错,还是奢侈点,用个好点的梯子来下载吧,我个人觉得非常靠谱,我是上午更新的,网速也不错,只用了几分钟就下载完毕。
这次是大版本更新,所以安装时间是不少的,我2017 late的MBP用了1个小时。在第一次进入系统、进行配置时我也不出意外的卡住了(我是卡在打开屏幕使用时间的环节)。这时候不用怕,其实多数设置后续都是可以手工的。所以我强制关机后启动,就正常进入桌面了。
这次升级还有个小的不同点,桌面会多一个Relocated Items的链接文件(文件夹logo)。这一般是一些第三方软件,由于本次Catalina要进一步清理系统分区,所以搬了它们的位置。其实不理会也是无所谓的,如果你不舒服,也可以删掉。我自己遇到的是X11(XQuartz)。如果遇到删不掉的问题,可以进终端用sudo rm -rf /Users/用户名/.Trash/*来干掉。如果你和我一样遇到诡异事件,还搞不定,那进恢复分区然后打开终端操作吧,只是记得因为不是一个分区,要先cd /Volumes/Macintosh\ HD/。

最后还是提醒大家,系统升级还是拔掉外设什么的,“净身”升级比较好。我在几年前的一次升级吃过亏。
祝升级顺利!

2019年4月14日

听了场女童合唱团的音乐会

ern 胡思乱想 古典音乐 45,515次浏览 0

在一个小城市,所以文艺生活那是非常贫乏滴,不像大城市,还可以争论一下是攒钱听音乐会还是买大包子性价比高。一年下来也没几场古典类的音乐会。最近又听Bach及之前的古乐多,所以有合唱团来就不能放过了。
开始还是有所疑虑的,因为感觉欧洲应该传统上都是男童合唱团,现在随着“平等”,也只是有些会吸收一点女童,所以女童合唱团历史沉淀应该不够悠久。但听完后还是有些惊喜的。
介绍里,法国天空之光女童合唱团(Lumina Coeli)是欧洲历史悠久的团,在上海场的网站介绍里说是中世纪开始就存在了。但是其官网和其他各场的介绍似乎没提。但规模倒是不小,从幼儿园到高中一共258名成员,每周要接受4-6小时的声乐训练。看官网,还计划明年参加海森堡的国际合唱比赛,今年除了中国,还会巡演南美、明年美国。
毕竟是来中国,所以曲目是没什么宗教音乐的,这是最可惜的地方。所以上半场叫“歌剧与世俗音乐瑰宝”,维瓦尔第有三首合唱,其他亨德尔、贝多芬、莫扎特等各一首。我对这个编排最感困惑的是居然没有巴赫,意大利作曲家占大头,没有什么法国作品。倒是莫扎特的两首改编曲,配词从标题来看都是法语(反正听不懂……)。
由于最近都很忙,所以事先没做功课,这些曲目对我来说都是陌生的。最大的惊喜在于亨德尔的“Lascia Ch’io Pianga(让我哭泣吧)”和维瓦尔第的“Vieni, Vieni O Mio Diletto(来吧,来吧,我的挚爱)”。亨德尔居然写过这么深情的旋律,维瓦尔第也居然有节奏不那么快的音乐。前者有女中音领唱片段,可惜领唱者昨晚状态一般,可能有感于这几天广东的破天气,间隙一直有点咳嗽,所以听起来声音有点紧。后者大段的轻声合唱,真是如丝绒般美丽;中间高音部分还有点“上头”。可惜这样的曲子不算多。上半场最后的莫扎特改编曲有女高音和女中音双重唱,高音非常棒,有点光泽。

IMG_6816

阅读全文

1 2 3 4 5 ›»
Back To Top
Read ERN
© Read ERN 2021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ify WordPress Themes